近日,錫林郭勒盟鑲黃旗人武部聚集“鑄牢政治忠誠、打好攻堅之戰(zhàn)”深化教育實踐活動第三專題,精心籌劃了“愛我國防”主題演講比賽配合活動,各蘇木鎮(zhèn)的基層人武部選派選手參加角逐。這場賽事以鏗鏘話語傳遞國防情懷,用赤誠之心詮釋責任擔當。比賽現(xiàn)場,選手們精神飽滿、意氣風發(fā),以多元視角詮釋對“愛我國防”的理解。
回溯崢嶸歲月,從英烈故事中觸摸國防基石。當歷史的塵埃拂過烽火連天的歲月,有人將目光投向那些鐫刻在民族記憶里的滾燙名字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決絕、黃繼光用胸膛堵槍眼的壯烈,在旗人武部干事李曉麗和巴彥塔拉鎮(zhèn)人武部干事張恩榕的深情講述中,化作穿透時空的力量。戰(zhàn)火紛飛的記憶里,國防建設如豐碑般矗立,成為民族尊嚴不可撼動的基石。動情處,聽眾仿佛穿越槍林彈雨,指尖輕觸先輩們“捐軀赴國難”的赤誠初心。
立足新時代,以國防成就激發(fā)民族自豪。從歷史的硝煙中轉身,有人將視線投向新時代的蒼穹與深海。遼寧艦劈開碧波的航跡,是寫給深藍的詩行;殲-20劃破長空的身影,是繪在云端的畫卷;東風導彈直上九霄的雄姿,是刻在大地的誓言。在科技創(chuàng)新的星火燎原中,國防實力的跨越式發(fā)展如巨筆潑墨,在時代長卷上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。在寶格達音高勒蘇木人武部干事王佳龍的激揚講述中,讓臺下觀眾眼中躍動著自豪的光,“厲害了我的國”的贊嘆聲如春風拂過原野,此起彼伏。
聚焦身邊點滴,用軍民情誼詮釋國防溫度。走進大草原,從壯闊的時代畫卷走進尋常生活,有人于細微處捕捉國防與民生的血脈相連。邊防哨所與草原氈房的燈火相互守望,是邊境線上最溫暖的星辰;洪水來襲時,綠色的身影與百姓手中的鐵鍬共筑防線,是危難中最堅實的臂膀。這些發(fā)生在身邊的軍民故事,如涓涓細流浸潤心田,讓“國防不遠,就在身邊”的認知悄然生根。當翁貢烏拉蘇木人武部干事周濤和新寶拉格鎮(zhèn)人武部干事楊艷青溫暖的話語漫過耳畔,在場每個人的心中都漾起陣陣漣漪。
這些演講的內(nèi)容,是歷史與現(xiàn)實的對話,是宏大敘事與微觀感動的交響。既有“居安思危”的清醒,如寒梅立雪,又含“家國同脈”的溫情,似春風拂柳?,F(xiàn)場演講的每一位選手,都用真情演繹的字字句句,不時撞擊著聽眾的心坎,便成了最真摯的共鳴,讓“愛我國防”的熱忱在會場的每一寸時空發(fā)酵升溫。
當獲獎選手接過燙金的榮譽證書和獎杯時,臺下掌聲雷動——這既是對他們演講風采的認可,更是對其心中愛我國防赤誠擔當?shù)亩Y贊。
此次活動作為鑲黃旗人武部創(chuàng)新國防教育形式的有益實踐,旨在通過演講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,既連接起革命先輩的精神遺產(chǎn)與新時代的使命擔當,又展現(xiàn)了強軍興軍的輝煌成就,還引領“國防連著你我他”的理念融入社會肌理。讓國防意識扎根人心,為國防教育注入動力,進一步推動形成“人人關心國防、共筑安全屏障”的濃厚氛圍。
責任編輯:明遠